18615565223 18615527820
集采進入第三年,規則再次發生轉變?!净鶞蕛r】的限定給行業價格體系畫了個圈,超出邊界的利潤空間被直接抹掉。頭部企業正面臨越來月緊迫的考驗。
非中選產品梯度降價,意味著什么?
近日,南京市醫保局發布了一份《關于建立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非中選產品梯度降價機制(試行)的通知》,比較少見地對耗材集采中的非中選產品提出了嚴格的降價要求。
去年6月,南京市探索開展帶量采購非中選產品梯度降價,當時選取了集采降幅較大的一次性腹腔穿刺器作為試驗田。
時隔近一年,梯度降價機制覆蓋范圍首次全面擴大。
按照《通知》內容,國家、省、市組織的所有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,凡是中選產品降幅超過30%的,其同品種非中選產品均將采取梯度降價機制。自集采中選結果執行起兩年內,同種類非中選產品價格降幅,至少要達到中選產品最小降幅的70%。
其中,梯度降價體現在企業自主申報新價,可以選擇一步到位,也可以按年度分布降價,但首次降價不能低于目標降幅的40%。
對于集采非中選產品,將開展分類采購動態管理。兩年內企業如果沒有達到上述要求,相關產品將被列入“限制采購”類,“限制采購”類產品采購量大的醫療機構,將被約談。
集采非中選產品梯度降價意味著什么?
這是一種新的機制,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。“一是部分醫用尤其全省排名靠前的大醫院,完成約定采購量后,剩余的自主采購份額,可能還會采購一些價格較高的非中選產品。新的機制是對醫院自主采購環節產品價格的把關。”
“二是給沒有中標的企業一個機會。集采中部分企業的報價策略有偏差,看到最終中選價格比自己的報價底,但也可承受范圍內,就有意愿降低價格來爭取剩余份額。”
對非中選品類的降價限制頻繁出現在近期的集采規則中。此前,業內的共識是,集采丟標將失去80%市場。
現在應該換一種說法,降價達不到預期,產品可能和全部市場無緣了。
一個明顯的事實是,在約定采購量之外, 醫療機構傾向于采購的非中選產品受到了新規影響較大。
那么,屬于醫療機構自主采購的20%份額,究竟流向哪里?
非中標產品可以分為兩類,“一類是醫院從來沒用過的、或者用量很少的產品,這類產品丟標就是致命的。”
“另一類就是此前醫院長期使用的產品,這類產品一般都是大品牌,市場占有率高、競爭力強。比如之前安徽IVD集采,羅氏起初放棄了邀約招標的機會,但后續進入備選目錄。醫院在自主采購階段,很可能根據使用習慣繼續采購羅氏的產品。”
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,備選目錄的采購量只占整體市場的10%。其他集采中也是一樣,非中選產品能夠分到的份額十分有限。“這10%或者20%的份額,只有極少數企業才能拿得到,所以說中標是企業生存、發展的最重要因素。”
“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企業,首先第一條就是中標,必須中標。”
在“中標”這個集采唯一前提下,對集采規則的把握變得更加關鍵。
從現階段的帶量采購規則來看,基準價格是2022年乃至2023年一個很重要的游戲規則。
“帶量采購實際上經歷了三個階段。第一階段耗材不分大小組,按照產品屬性來劃分,這是2019年帶量采購剛剛開始時的常見情況。2020-2021年進入到第二階段,按照市場占有率和產品屬性兩個維度分組,一般知名企業在大組,其他企業或者小企業進小組,游戲規則是傾向于大組的。”
“而從2021年底到2022年已經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,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規定了基準價。超聲刀16省聯盟集采和安徽省IVD集采這兩個近期開展的比較重要的集采都屬于這種方式。”
值得關注的是,規定基準線對頭部公司特別是外資企業的影響很大。
超聲刀集采5mm、7mm分組的基準線是2500元,這個價格的利潤空間并不高。頭部的企業比如強生,醫院售價以前在五、六千元,最低四千多元。經銷商拿貨的價格通常是在3000元左右,但集采基準價已經突破這個價位了“
可以預見,集采之下,市場集中度將得到進一步提升。在新的游戲規則中,企業的每一步都是考驗。大浪淘沙后,還要經由時間的檢驗。